党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其中,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党员干部要在服务群众上下工夫。
树立公仆意识,强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观念。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较差、宗旨意识淡化,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对找上门的群众极力往外推;有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解难题坚持不够到位;有的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不思进取,不注重学习和提高自己,政策水平、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跟不上新形势需要,先锋作用弱化。种种问题的出现,都需要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
建立联系制度,丰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要以亲民爱民为主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从而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党员干部要沉下去、接地气,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畅通民意诉求渠道,通过面对面交流,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到基层访贫困户、小康户、老党员老干部,全方位、多层次搜集民意、服务群众。
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支部,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要创新党员培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下新任务的要求,特别是要坚持“党员学习日”制度,健全和完善考评制度,按照党员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点,科学制定党员服务群众的教育培训目标,加强宏观指导,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
丰富服务载体,突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效果。在巩固现有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拓宽服务思路、开拓服务领域,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工夫。服务群众,不仅要运用好党建主题活动、学教活动、组织生活等主要载体,而且要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各项服务群众的政策。还要发挥各类社团、协会、公益机构等在服务群众中的作用,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宽联系渠道,突出服务效果。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戴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成就。
责任编辑:刘薇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