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滑书海山水精妙在意境
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即人类文明保留下如山的书,能通往成功的路,只有勤奋者可以达到目标;学识如大海一样宽阔无边无际,只有刻苦的人能造出小船前往之。
画家滑书海,名字恰恰蕴含此意。其人生经历和事业追求,也与这句千古名言相互契合。
一个初夏的上午,我与滑书海老师相约在他的画室见面。其画室在五楼,滑书海老师却专门下楼在画室外远远的地方迎候我,态度随和,衣着简朴,一点也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
今年61岁的滑书海,身材适中,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见识广博,谈吐不俗。滑书海成名很早,1988年他刚过而立之年即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成为会员,作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多次参加全国、省美术作品展,亦曾多次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作品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开封乃至河南艺术届,提起滑书海,许多名家巨擘都会伸出大拇指,由衷地称赞一番。
滑书海生于邯郸长于开封,既有燕赵之侠气,又具大宋之古风。曾经沧海难为水。滑书海于文革中曾下乡,后入伍,为一迫击炮手,军事表演中曾因技艺超群而获杨得志将军赞誉。又曾赴对越反击之前线。退伍返汴后,在企业从事人事工作。其个性鲜明,阅历丰富,不慕名利,无傲气而有铮铮傲骨,
滑书海自幼习书画,主攻山水。他说,自古,山水便是画家们追求的最高境地。先贤们着力于描水绘山,实则是因其山其水其松其径皆可喻以大意,而可尽兴舒达心志,故为文人所钟。
滑书海出版的《中国山水画精选》,立足于鲜活的现实生活,其画中之景依托现实生活,丰沛多变的生活体味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或春山佳胜、碧水清流、或古村乡居、园林民宿、舟桥楼宇,不一而足。滑书海以他独特方式重新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他剪裁山水的身段、雕凿山水的骨架、滋润山水的容颜、照亮山水的精神,在对自然界的描绘中,融入了对人类创造力的颂扬,他以过人的艺术气魄,创造了山水画的灵魂,具有深邃浑厚、博大沉雄,充满生命、庄严妙美的山水意蕴。
滑书海认为,一幅好的中国山水画,要形神合一,技法上的成功固然能博得观众的喝彩,但山水画的精妙之处更在于意境。翻看滑书海的山水画作,只见逶迤连绵的山峦间,水溪潺潺,流云浮动,树木繁茂,岸边平坦处,黑瓦白墙围成一圈,山乡人家体现出几分温馨,几分人文情思,也使画面展现出无限生机和幽静禅意,作品里山石勾勒用笔苍劲坚实,皴染结合,驻足画前,迎面似有清新的山中之气,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在这纷繁喧嚣的时代,滑书海老师能静心创作,实属难得,其绘画作品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这主要得益于他继承传统和文化上的积淀。对自己的事业绘画、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坦然去进行绘画艺术的学习和探索 , 在当代艺坛中,在这浮躁的环境下是很少见的。
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蕴育出的艺术家也是不同的。 滑书海老师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成名的艺术家,他有着更加广阔的思想深度和更丰富的创新理念,现在,他正以全新的艺术视角去表达人文理想,并以更宽广的人生感悟与艺术创造力,去传承开拓中国美术新世界。
责任编辑:金少凌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