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富裕起来比贫困时候更渴望平安——河南兰考蹲点调研采访报道之一
法制日报记者 赵红旗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指出,河南要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四张牌”,让中原更加出彩。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我省锐意改革创新,全面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出彩之路。快速崛起的河南让人刮目相看,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即日起本报开设《央媒看河南》专栏,及时转载中央级媒体关于河南的报道。
4月22日至24日,《法制日报》一版连续3天刊发了该报记者在兰考蹲点调研采访的报道,详细介绍了焦裕禄精神在兰考的传承和释放出的强大力量,今日起本报分别予以全文转载,敬请关注。
四月兰考,泡桐花开,清香扑鼻。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种下的那棵泡桐粗壮挺拔,花团簇簇。
“泡桐树改变了兰考,也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对于兰考人来说,泡桐树和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
1963年3月,焦裕禄来到兰考县朱庄村,为防风固沙栽下的那棵泡桐,如今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被人们称为“焦桐”。
这棵“焦桐”见证了朱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焦桐”是发展变化见证者
当年只有21岁的魏善民目睹了焦裕禄栽下那棵泡桐的情景。焦裕禄去世后,魏善民的父亲魏宪堂开始义务看护这棵泡桐树。其父去世后,他便接过父亲的班儿,守护着“焦桐”。
“过去,村里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现在,富裕了,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致富,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魏善民说,他经常会把村里的变化说给“焦桐”听。
每年会有很多兰考人来到朱庄村,来看看“焦桐”。在他们心中“焦桐”是兰考从贫穷走向发展繁荣的见证者。
“坚持以稳定脱贫奔小康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开放招商,培育发展新优势。”兰考县县长李明俊说,兰考县近年来的经济指标增速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一大批企业入驻兰考。
这样的变化,与兰考县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分不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兰考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振国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全县积极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让群众在平安路上一心一意奔小康,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兰考县在乡镇成立社会治理中心,属乡镇议事协调机构,下设综合协调组、矛盾调处组、治安防控组,工作涉及综治、公安、信访、司法、乡风文明、社情民意等领域。
“乡风变好了,矛盾纠纷调和了,环境发展更好了。”东坝头镇党委书记宋鹏说,张庄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产业,围绕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兴办采摘园、莲藕种植基地、对虾泥鳅养殖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引领村民一心致富奔向小康。
村民脸上洋溢幸福平安
东坝头镇张庄村紧邻黄河,每逢夏季,孩子们爱到河边戏水,家长们最担心孩子们溺水。
近年来,每到暑期,村巡逻队不仅会到河道、水渠、坑塘进行巡逻,提示孩子们注意自身安全,还会与家长们及时联系,提醒注意管教孩子。
“不仅仅是东坝头镇没有出现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去年以来全县也没有发生一起。”兰考县委政法委综治专干韩彦波说,全县所有的河道、水渠、坑塘和景区水域均被排查一遍,全部设置有防溺水警示牌。全县16个乡镇(街道)所辖的451个行政村全部在村头显著位置张贴防溺亡警示宣传图画,每个学生家长均在防溺水安全教育告知书上签字。
孩子安全了,父母就少了牵挂,集中精力脱贫致富。
“我们家不仅脱了贫,还走在奔小康的路上。脱贫致富了,最盼的是平安。”如今,村民闫春光办起了蛋鸡养殖场和香油坊,和5年前那个因为生计总是一脸愁容的贫困户判若两人。“如果我们这些村民在脱贫路上没有安全感,啥事也做不成,也不敢去发展。”
闫春光说出了不少村民的心里话。富裕起来的村民比贫困时候更渴望平安。
“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平安。”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说,2018年,村人均收入已近万元,大伙儿气顺劲足,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
“平安是人民群众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在宋鹏看来,平安建设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保障工程、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
新型防控体系守护平安
“丢只羊报案有用吗?”谷营镇李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派出所。
民警受理后,详细讲解“治安+保险”的相关规定后说:“你可享受到由保险公司理赔的800元。”
“这日子越过越太平!丢了东西,还能得到赔偿!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李某感叹道。
“治安+保险”是兰考县通过政府出资,按照保险费每人1元的标准,由县财政向保险公司交纳相关费用,建立一种“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相衔接、“保险经费作保障”的新型城乡社会治安防范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往发案不报案、报案不破案、破案不追偿、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盗窃案件下降幅度最大!就连过去难以侦破的流窜盗窃案,现在犯罪嫌疑人作了案,也跑不了。”这是老百姓最切身的体会。县城主城区、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都有巡防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社会治安巡逻,全县451个行政村(社区)的群众每天都能见警、见巡,形成了县城、城乡接合部和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点上控”“线上巡”“面上查”的全县纵到底、横到边、全封闭的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了及时、高效、精准打击违法犯罪的治安模式。
不少村民说,以前发生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报了案,派出所民警来了,很多查不到什么证据,群众心里很窝火。现在,这监控探头看得清清楚楚,跑也跑不掉。
“全县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面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更是让不法分子插翅难逃。”公安民警说,不法分子作案过程被视频监控拍录后,既能固定证据,还能使民警第一时间实施抓捕。
“一方平安是百姓最大的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作为总书记的联系点和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平安基础,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张振国说。
责任编辑:刘薇薇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