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村庄篇】徐场村:奏响最强小康音
全媒体记者 鲁杰
琴声悠扬,街如古画。
12月23日,伴随着悠扬的琴声,记者走进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街道两旁林立的古琴作坊,墙壁上用蓝砖垒出的“琴”字和抱琴飞天的绘画,处处彰显着这个中国民族乐器村的与众不同。
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百姓与灾害作斗争,留下了著名的“焦裕禄精神”和广植于兰考的泡桐树。兰考的泡桐受特殊的气候、土壤影响,有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抗热耐腐能力强等特点,制成的民族乐器音板纹路清晰美观、共鸣程度高、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经专家鉴定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音板材料。兰考丰富的桐木资源为该县民族乐器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民族乐器村徐场村,借助民族乐器作文章,村民纷纷走上致富路。仅有105户的小村庄就有80多家民族乐器作坊,从业人员900多名。
该村党支部书记徐顺海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改革开放成就了徐场村!30多年民族乐器发展路,让该村如今年生产古筝、古琴等7万台把,琴弦、琴包等配件产品6万多套,年产值达到1.2亿元。
产业的兴起,为该村稳定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仅这一项产业,该村带动建档立卡户62户253人(其中带动本村10户46人,周边村52户207人)。
从徐顺海口中,记者了解到该村金融扶贫、电商带贫和产业分红三个产业带贫模式。因信用良好,徐场村被评为普惠金融信用村、普惠金融示范村,36户获贷普惠授信贷款289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10户贷款68万元,极大提高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民族乐器产业做强做优提供了资金保障。发展电商带贫中,该村扩宽销售渠道,电商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占销售总量的33%,带动建档立卡户6户。该村牛三妮、金新旺等11户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入股乐器生产企业,利用分红增加了收入。村里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60万元入股,每年分红10万用于村里建设。
在发展民族乐器的同时,该村用创业+就业和产业+旅游两种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全力奔小康。近两年,徐场村民族乐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60多名返乡创业人士,吸纳周边务工群众400多人,带动建档立卡户就业28名,每年每人增收5万元。其中,7户建档立卡户通过打工学会技术后,自立门户成为老板,每年收益20万元。利用每年接待音乐爱好者、机关事业团体及游客10万人次,该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产业+旅游的格局日渐形成,先后与浙江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4家学院签约成为教育实践基地,每年有500多人到徐场村实习培训。
记者从该县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给民族乐器产业做好充分的原材料准备,该县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泡桐,廊道绿化也以泡桐树为主。
责任编辑:刘薇薇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